去年有首神曲《2035去台湾》在网络上火过一阵,它描述了在2035年咱们坐高铁去台湾省游玩的场景,听起来还挺带劲的。这首歌虽然属于艺术创作,但是坐高铁或者开车去台湾省,还真不是天方夜谭为什么去台湾省自驾游?
1200km环岛公路,为自驾量身打造AKA“宝岛”当然不是随便叫的,四面环海的它拥有绵延的海岸线,海景好看,而且海岛的一大半面积被青山覆盖,十分壮观。重点是,它有一条长达1200公里的环岛线,其中包括阿里山风景区、日月潭、垦丁公园等知名景点,特别适合自驾游!
“京台高铁”不是北京到台州是北京到台北修铁路到台湾省的想法,其实很早就有,在2008年调整的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》中就已经出现了,“十二五”期间也被纳入了“十二五”铁路规划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京台高铁”这条铁路虽然只是核心六轴中“京津冀-粤港澳”主轴的支线,经济意义远小于六个主轴,但是政治和社会意义十分突出,大家都懂的。
那么这条高铁现在修的咋样了?
跨海桥隧也在计划中三个方案,最快1小时到台湾省!
除了基本敲定的铁路方案,公路方案也在计划中,专家们对海峡通道提出了三种方案,也就是三条路线,分别为北线、中线和南线。
南线:经济效益最大从厦门市到金门县经过澎湖列岛再到台湾嘉义市,约174公里,是三个方案中最长的。虽然路线长,但是两段的起点分别是厦门和嘉义,这两个城市的经济和交通都比较发达,能进一步拉动两地经济,虽然建设的成本很大,但是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另外两条线不能比的。
中线:最安全从莆田市的秀屿区到台湾苗栗县,约130公里,从秀屿区到南日岛建设桥梁,再从南日岛延伸到苗栗县,这一段由于台湾省山脉的阻挡,台风天气比较少,对大桥的安全影响较低,而且水深在40-70米之间,建造难度不大,历史数据来看,这条线附近也没出现过7级以上的地震预警,所以中线在安全性上有一些优势。
北线:距离最短,开车一个小时过海峡从福州市的平潭县到台湾新竹市,约120公里,是三个方案里距离最短的一条路线,我个人认为这条路线被选为最终方案的概率很高。三个原因,首先,平潭县是福州市的重点开发区域,基础设施已经十分成熟;第二,以平潭县现有的大桥作为起点,距离大大缩短,建设的投资也将是三个方案中最省的一个;第三,这一条路线避开了地震带,基本上不会发生五级以上地震,相对比较安全,而且海底岩层非常坚硬,具有科学合理性和工程可行性。专家估算,只需要2000亿人民币便能完成建设,届时一个小时就能抵达台湾省。
建造海峡隧桥的难度不容小觑台湾海峡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,这块区域位于太平洋版块交界处,要在这上面修桥隧,等于在桶上刻字,板块间的碰撞导致地震频发,一年下来会有上百次的大小地震。因为地震的原因,海底的地势起伏不平,海峡南部区域水深在70~160米,北部区域水深60~80米,西南区域最夸张,最大水深在1000米以上。
除了海底情况复杂,台湾省地区的气候也比较特殊,南边是热带季风气候,北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,这就导致了一到夏季就会被台风骚扰,海面掀起巨大的浪,对桥梁设施会造成巨大威胁,工程的建设难度还是挺大的。所以上面提到的三种方案,北线被选中会更大一些,毕竟施工难度最小。
台湾海峡通道的难度可以说是世界级,甚至宇宙级的,基本没有相似规模的案例参考。人们可能会想起20世纪末的伟大工程——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,这根隧道连接了英国和法国,但这个工程和台湾海峡通道工程比起来,算是小巫见大巫,它全长不过50.5公里,且全部采用隧道的形式贯通,而我们大概率会采用桥隧的形式,来自海面的挑战更大,难度倍数暴涨。
不过,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建设者,有专家指出,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淀,我们在盾构机技术、精确测绘技术、海底地质勘探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,港珠澳大桥就是很好的证明,相信台湾海峡通道的难点最终也会被一一克服。
写在最后祖国统一是人民最朴素的情怀,台湾在外流浪已久,我们这一代可以见证历史。等到大桥造好,咱们去阿里山,去日月潭,去阳明山,好好消费一把,帮台湾省拉动下GDP!
长按二维码,加好友,进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