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完古徽州,回京路过山东曲阜。下车去看看心里惦记好多年的孔庙吧。到曲阜已是掌灯时分,在鼓楼旁的一家酒店住下,吃了一餐孔府菜,甏肉干饭。
曲阜这里是中华祖先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,包括神农炎帝和轩辕黄帝。曲阜自古就是三皇五帝的地盘,“风风火火闯九州”里的徐州。三皇五帝最早出于《尚书》,后来被各种解说增补,到明代时基本定稿。明嘉靖所建京城历代帝王庙中享祀的三皇是伏義太昊、神农炎帝和轩辕黄帝;五帝是少昊、颛顼、帝喾、尧和舜。
孔子姓子,孔氏,名丘,字仲尼。孔子祖上并不是鲁国人,而是宋国。宋国是武王死后由周成王封给商纣王之兄微子启的,目的是安抚商朝贵族。孔子即是成汤后裔一支,这一支取成汤“子”姓和名大乙中的“乙”合并,将“孔”作为自己这一支的姓。这是从微子启八世孙开始的,叫孔父嘉。孔父嘉是宋殇公时期宋国大司马,出兵伐郑惨败,被太宰华父督所杀。孔父嘉儿子木金父逃往鲁国避险,便在鲁国繁衍下去。孔子是孔父嘉的五世孙。这孔子是商汤的后裔。商汤则是帝喾的第二子,尧的异母弟弟,叫子契。所以孔子家世如果一直往上数,那就会数到轩辕黄帝。
第二天一早,便就去观赏那座孔庙。
周敬王年间,孔子出生于鲁国曲阜,此时是鲁襄公二十二年。孔子本来想当官,曾官至鲁国司寇,相当于明清时期刑部尚书。时任鲁国执政官的季孙氏收到齐国派来的八十名舞女,便违反周礼之制享用八佾之舞,按制他只能欣赏四佾舞。孔子怒斥曰: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,孰不可忍也。自此孔子认为鲁国礼崩乐坏,不配得其效力。再加上其它迫不得已,他就舍弃鲁国,走上周游列国之路,到处宣扬克己复礼之论,没成想诸侯没人愿意听他的。仕途被阻后,孔子迷途知返,回家做了有教无类的诲人不倦事业。最终,孔子成就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,儒家学说的创始人。鲁哀公十六年,孔子卒,享年七十三岁,虚岁。人生七十古来稀,孔子是算长寿老人,可能最后死于心力衰竭。
孔子去世次年,徒弟们为其立庙,这其实是有违礼制的。按照周礼,应是“天子七庙,诸侯五庙,大夫三庙,士一庙,庶人无庙”孔子虽做过鲁国司寇,但死时并无官职,他那个私塾连事业编制都不是,所以他就是一介布衣,不应有庙。这时最初的原始孔庙就是故居三间屋,那个地方称作阙里。
中国历史上既有尊孔时期,也有毁孔时期。尊孔时,曲阜孔庙就香火旺盛;毁孔时,当然就烟消火灭。孔子儒家学说是形成于东周百家争鸣,在秦国并不受重视,秦国是尊法家。统一天下后,秦始皇焚书坑儒,独尊法家。这是因为当时的儒生呼吁恢复分封诸侯制,再建周礼,这和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背道而驰。这么一来,孔子在秦代肯定不得高看了。此后,儒学推崇分等级的礼治,还推崇以“仁德”为核心的人治,再也不敢提分封制。
古代第一个拜孔子的皇上是汉高祖刘邦,他在高祖十二年路过阙里,曾以太牢祭拜孔子。汉高祖没有年号,中国第一个纪元年号是汉武帝刘彻的建元元年。太牢是整个的牛、羊、猪,这是最高等级的祭品了,帝王才能用。诸侯用少牢,少一只牛;普通官员用牢,只有猪;后来普及到百姓也可用牢。牢是豢养牛羊猪的圈。百姓家祭祖杀不起大猪,便就用小猪仔。祭品在仪式结束后是要分发吃掉的,百姓发现煮出来的小猪仔没有烧烤的好吃,逐渐就变成了烤乳猪,甚至平时也在馆子里吃烤乳猪。
自汉代始,历代皇帝利用改良后的儒学理论辅助自己的封建统治。只要不打仗,天下太平,皇上就去外地考察时顺便到曲阜孔庙祭孔。
东魏孝静帝鲜卑人元善见为了利用儒学巩固地位,便在兴和元年下诏重修孔庙,而且还给孔子塑了像,这是孔庙中初次有了孔像。唐代皇上也尊孔。北宋继续尊孔,初年即开始扩建孔庙,规模扩大。真宗赵恒又颁诏令全国各州都要建孔庙,这是孔庙正式漫延到全国的发端。金、元时期,完颜和孛儿只斤为了更好地在中原地盘实行统治,就要充分利用儒家学说。此时,曲阜孔庙得到更大发展,孔庙和孔宅分开了。孔庙规格也提高了,屋顶用上了琉璃瓦,大殿用上了石柱。元世祖忽必烈之后的元成宗铁穆尔追谥孔子为王,所以此后的曲阜孔庙建筑规格与王府相同。
现在我们所见的曲阜孔庙,规制、布局是明弘治十二年火后重建的结果;不少殿堂建筑是清雍正二年火后重建的结果。1984年重又得到重修。
参观曲阜孔庙可以走曲阜古城正南门。
南门外是有瓮城的,瓮城门外是护城河,河上是三路白石桥。这是明代建筑,三路石桥就是民间最高规格了,之前应该是有一座吊桥的,否则就不需要瓮城了。
瓮城门额石上写着“万仞宫墙”,语出孔子四大弟子之一的子贡之口。人赞子贡之贤更贤于夫子,子贡听后道:“譬之宫墙,赐之墙也及肩,窥见室家之好。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,不见宗庙之美,百官之富。得其门者或寡矣!夫子之云,不亦宜乎”?他是说自己家的墙只高及肩,越墙即可见家中之物。老师家墙高数仞,若是找不到门,便不知其中富美。历来能入夫子之门者并不多。所以别人如此说法也很自然。现在所见这四个字据说是清乾隆帝所题。
看看南城门,此门称仰圣门,敬仰圣人之意,言简意赅。
进了南城门即是一座四柱三楼冲天石坊。
整座牌坊都很朴素,没有花哨的刻花。四根石柱的双层莲花座柱头上都坐着一只麒麟。明间额枋上写着“金声玉振”,落款是胡缵宗,这是他明嘉靖十七年做山东巡抚右副都御史时给孔庙上的祭礼。前面南城门上的“万仞宫墙”原来也是这位胡缵宗写的,后来被乾隆涂了重写。既然这座牌坊是明朝官员所献祭礼,那它当然不是孔庙的制式建筑,只是称作“金声玉振牌坊”
金声玉振出于《孟子·万章下》中“孔子之谓集大成。集大成也者,金声而玉振之也”过了金声玉振牌坊,这里有一条著名的河,河上有一座白石桥。那河叫做泮水,那桥叫做泮水桥。
为什么它有名?因为它在孔子故居这里弯弯地流过。史载孔子授学于泮水之滨、洙泗之间。因此,泮水象征孔子诲人不倦的地方。各地孔庙中都应有一座泮池,象征孔子授学讲坛,都是半圆形,中间是一座石拱桥象征泮水桥。
过了泮水桥是孔庙的第一座建筑棂星门。
这是一座四柱冲天石坊门,四根冲天石柱上有石刻云板,这是华表柱。柱头上那不是金刚,而是石刻护法神。柱间石枋上都有石刻套环,非常精美。四根柱子既有抱柱石加固,又有戗柱支撑,二者之一仅为美观。明间额枋上写着金字“棂星门”,清乾隆十三年皇上祭孔时所题。每间装两扇红漆槛门。棂星门两侧的墙即是孔庙外墙,曲阜孔庙是明清皇上敕建,所以建筑是皇家制式,可以用红墙金瓦。孔庙的棂星门可以是木牌坊门,也可以是石牌坊门。曲阜孔庙这座棂星门原来是木牌坊门,清乾隆十九年改成了现在这座石牌坊门。
棂星不知是什么星,他们说是灵星,就是天田星。天田星主农事,古时帝王祭天时多要先拜灵星。灵星又是天之门,所以把孔庙大门称棂星门是说拜孔即是祭天。
棂星门是曲阜孔庙的院门,其内东西两侧还有两座侧门。
两座门一样,都是四柱三楼牌楼门,黄色琉璃瓦斗拱抬梁单檐庑殿顶。你看它明间的檐下斗栱,有很多层,这叫单翘六昂十五踩斗栱,我所见过最多踩的牌坊斗栱。四根柱子抱柱石前后中间有麒麟,两边有石狮把守。这两座牌楼都没有戗柱支撑,估计是近年重修时把过去的木柱换成了钢筋混凝土的,就不需要不好看的戗柱加强支撑了。
还有一座是“至圣庙”
太和一词出自《易经》,朱熹注曰“太和,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”太和元气是说孔子学说是诸学之本。
棂星门内,过了“太和元气”和“至圣庙”牌坊,即是曲阜孔庙第一座宫门。
这座门建于明弘治年间。门殿下有三尺高基座,面阔五间进深二间,上面是斗拱抬梁灰瓦绿琉璃剪边单檐歇山顶。看看门殿的屋顶。
注意戗脊上的脊兽,按规矩应该是单数,这里是有四只。因为不是皇宫,仙人骑凤后面没有龙凤,仔细看这四个似乎是狮子、天马、狎魚和天马。为什么有重复的天马?可能后面一只是海马?
明间和次间开拱券门,实榻门扇,七行七列黄漆木门钉。
檐下挂贴金木刻五龙斗匾,上写“圣时门”,清雍正帝所题。孟子曰:“伯夷,圣之清者也;伊尹,圣之任者也;柳下惠,圣之和者也;孔子,圣之时者也”这是说孔子是圣人中最识时务者,能做官就做官;不能做官就教书。
门殿前出三路青石垂带踏垛,中间一路嵌双龙戏珠丹陛石。说明中间是御路,留给皇上来祭孔时走的。
门殿两侧还有八字影壁。
进了圣时门,眼前是一条大路,两侧是松柏参天。
你看它中间有三路青石板。中间那一路是御路,两边是摆卤簿的,就是皇上的仪仗。现在虽然没有皇上了,但中间那条御路上还是没人走。大路走到头是下一座门,门前有一条河,叫做壁水河。
河上有三座白石拱桥,叫做璧水桥,桥两边有白石扶手栏杆。中间一座是御道桥。
过了璧水桥,就是曲阜孔庙中第二座门,弘道门。
弘道门下面也有三尺高台基,但是前面只有一路垂带踏垛,没有丹陛石。这是一座五间三启的王府大门,门扇在中柱。上面是斗拱抬梁灰瓦绿琉璃剪边单檐歇山顶,清式正脊鸱吻。八角檐柱,彩绘枋梁,枋下是清式鹰嘴雀替。仔细看上面的正脊,是稍微弯曲的,中间低,两边高,这个叫做“升起”再仔细看前檐柱,中间笔直,两边稍微向内倾斜,这个叫做“侧脚”立柱的侧脚和升起是为了殿堂的结构稳定,秦汉就有,现已不可见。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的檐柱侧脚升起就很明显,那是辽代的。随着工艺进步,到明中期以后,檐柱侧脚升起已经很少用了,清代重建的故宫太和殿根本看不出来檐柱侧脚升起。
看看梁枋上清代彩绘的遗迹。
门扇装在中柱,实榻门,七行九列黄漆木门钉。前面的圣时门是王府规格七行七列门钉;这座弘道门是五间三启、七行九列门钉的王府大门,这是亲王府规格。
明间门楣上挂“弘道门”斗匾,清乾隆帝所题。“弘道”出自《论语·卫灵公》中“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”,弘乃弘扬;道乃道义。
弘道门是明代最初洪武年间的曲阜孔庙大门,永乐年间前面加盖了圣时门做山门,弘道门就成了第二座门了。
进了弘道门,仍然有甬道向前,中间是御道石。
前面又有一座门,这是大中门。
大中门是金代章宗完颜璟在明昌二年下诏出钱所建,是当时的曲阜孔庙大门。金章宗大规模重修了曲阜孔庙,开始使用琉璃瓦做屋顶,提升了孔庙等级。现在的大中门是清代重建,没有金代痕迹了,建筑形式和之前的弘道门一样。看看大中门的门殿。
大中门和弘道门建筑细节唯一的不同是檐柱下的柱础,弘道门是朴素的素面覆钵;大中门是华丽的莲花覆钵。
大中门明间挂的门匾也是乾隆所题。“大”乃伟大,“中”乃中庸之道。《论语·庸也》中有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”
四角方亭,青砖抹灰刷红墙,灰瓦抬梁重檐歇山顶。曲阜孔庙里有很多碑亭,都是历代帝王祭孔时所立。最前面的这两座东侧上手是明洪武帝朱元璋的祭孔碑,初立于洪武四年,弘治十六年重立。
西侧下手是明永乐帝朱棣的祭孔碑,初立于永乐十五年,也是弘治十六年重立。
洪武碑亭和永乐碑亭前侧方还有两座明代御碑。洪武碑亭前是朱见深成化四年所立的“御制重修孔子庙碑”
永乐碑亭前则是朱佑樘弘治十七年所立的“御制重建孔子庙碑”
明代这四座碑都是重修或者重建孔庙后所立。
这三块匾都是清雍正帝所题原匾。
这里的碑亭和前面的洪武、永乐碑亭建筑形式一样,都是四角方亭,青砖抹灰刷红墙。但是它们的屋顶不一样。
前面那两座明代碑亭是清代重修的灰瓦抬梁顶,这里的碑亭却是既有明代原装的,也有清代的黄色琉璃瓦斗拱抬梁重檐歇山顶。
这里一共有十三座碑亭,所以这个庭院就叫做“十三碑亭”其中两座里面是金代碑;两座是元代碑,还有九座是清代碑。它们当中最大的一块是清康熙二十五年玄烨祭孔碑。
除了碑亭里的碑,庭院里还有大小好几十座碑。据记载,这里原有最早的东汉“孔庙三碑”,现在搬到孔庙外的博物馆去了。其实每座碑亭里都有大小好几座碑,现存最早的两座唐代碑就是在一座金代碑亭里。
穿过这些碑亭,便是曲阜孔庙内正门,就是大成门。
这么说这大成门只能皇上走,因为它前面只有一路踏垛,还是御路。
大成门的门殿非常威武,是一座五间三启的王府大门。前后都是白石檐柱,明间是两根石刻蟠龙大柱。
你若仔细看,那蟠龙爪子上只有四指。按明清规制,只有皇家建筑上的蟠龙才能有五指。
梁枋布满褪色多年的彩绘,只有檐枋重绘了,居然是贴金双龙和玺彩绘。那个鹰嘴雀替说明这门殿在清代是有过修葺的。大成门的门殿上面是黄色琉璃瓦斗拱抬梁单檐歇山顶,是清代修葺过的。门扇装在中柱,明间门楣上挂“大成门”贴金木刻七龙斗匾。
还是七行九列,但不是之前的黄漆木门钉了,改成了更高级的铜门钉。
门殿内摆放了钟鼓。
按照周礼,庙堂摆放钟鼓时应是左钟右鼓,曲阜孔庙大成门殿的钟鼓方位相反。古人在周礼狂热崇拜者孔子的庙堂前是绝无可能摆错的,只能是现代化的孔庙管理处犯的错误。
北宋徽宗崇宁三年,曲阜孔庙殿庭门改称“大成门”大成一词出于孟子“孔子,圣之时者也,孔子之谓集大成”此处大成意指伟大的成就。孟子怕咱理解不透,解释道“集大成也者,金声而玉振之也。金声也者,始条理也;玉振之也者,终条理也。始条理者,智之事也;终条理者,圣之事也”能发金声者乃智者,而声能振玉者才为圣人。
既然大成门只能皇上走,那其他人走哪里?没当上皇上的人都只能走大成门两侧腋下之门,左手是“金声门”,右手是“玉振门”看看右手的玉振门。
进了大成门,就是曲阜孔庙正殿庭院。迎面是一座四角方亭。
看看它下面的台基。
两层青砖白石台基,每层高二尺,四面有踏垛上下,这是一座坛。坛上有一圈白石扶手栏杆,中间是一座方亭。
四柱敞亭面阔一间,外有一圈檐廊。廊柱间有栏杆,南北开门。这一圈栏杆很特殊,可以叫做宋式重台勾栏。亭子上面是黄色琉璃瓦斗栱抬梁重檐十字歇山顶,相当华丽。檐下梁枋上是贴金双龙和玺彩绘,王府规格。看那屋顶琉璃鸱吻和梁枋之下的镂空木刻雀替,这座方亭还是明代建筑。明清建筑正脊上的鸱吻后背上插有许逊宝剑,明式鸱吻的许逊宝剑是向外倾斜的,清式的则是直立的。清式皇家建筑雀替前端有尖锐的鹰嘴,明式的没有。坛上的白石禅杖栏杆是明清式样。进去看看它的屋顶。
贴金龙凤平棋天花,贴金木刻蟠龙斗八藻井。刚刚重油不久,非常漂亮。
方亭正面上层檐下挂“杏坛”额匾,贴金木刻七龙斗匾,清乾隆帝题字。亭内还立着一块乾隆御碑“杏坛赞”
杏坛方亭前还有一座石刻承露台,金代原装。
根据记载,此处曾是孔子所居的三间房。孔子去世后,弟子们在此祭祀老师。后建孔庙时,此处为正殿。北宋时期,孔子后人将正殿后移,在此处筑坛纪念孔子讲学。金代于坛上建敞亭,坛前设承露台。
按照古人之说,夫子设教于洙泗之间。有弟子于杏林中筑坛,弟子们在坛上读书,孔子弦歌鼓琴。这个洙泗是曲阜城北的洙泗二水,洙泗之间孔子讲学处应该是现在的孔林,而那座坛应该就是孔子墓的位置。孔子去世后,弟子们把他葬在了昔日讲学处。孔子后人在孔庙中重筑杏坛,只是为了能在庙中祭孔时缅怀夫子有教无类的事迹,兼立诲人不倦之高志。
杏坛之后即是曲阜孔庙的核心,正殿大成殿。
大成殿下是两层白石金刚座台基,前有月台,每层都有五尺高。每层台基上还有一圈白石禅杖栏杆,正面出一路白石扶手踏垛,有双龙戏珠丹陛石,这是御路。御路是皇上专用,他人都只能走东西两侧的踏垛登上月台。大成殿前宽大的月台和大成殿台基是一体的。皇上来时,中间御路台阶铺红毯,叫做丹陛;月台上御路两侧也要铺红毯,叫做丹墀。
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,明间、次间和梢间开门,尽间槛墙槛窗。殿外有一圈檐廊,廊柱都是石刻大柱;前檐下是十根石刻蟠龙大柱。看看侧檐廊八角石柱,柱上是祥云纹极浅浮雕,柱下是双层莲花覆钵柱础。
看看大成殿的梁枋柱替,贴金双龙和玺彩绘,彩绘木刻雀替。这回是带鹰嘴的清式雀替。
大成殿的上面是黄色琉璃瓦斗拱抬梁重檐歇山顶,这是曲阜孔庙中等级最高的屋顶了。你看它正脊两端的鸱吻,背上插的许逊宝剑是不是直立的?这是清式的鸱吻。看看它的戗脊,仙人骑凤之后居然有九只脊兽,这是帝王等级了!
看看檐下的斗栱。
下檐斗栱是单翘重昂七踩,上檐是单翘三重昂九踩,这是清式斗栱。说明这座大殿是清代有重建的。看看明间正立面。
明间开四扇六抹隔扇门,木刻如意纹裙板,格扇是龟背锦菱花。龟背锦菱花是三交六椀的一种,六抹格扇、如意裙板、三交六椀,这是亲王府等级了。
这些匾都是清代贴金木刻九龙横匾,在它们之前肯定还有早先朝代的匾。因为改朝换代,那些老匾都被清朝皇帝撤除了,不知道是不是销毁了。清朝顺治帝只在北京孔庙祭孔,未曾题匾。从康熙往后,清朝皇上都给孔庙题过匾。多是题在北京孔庙,然后抄送全国各地孔庙悬挂。其中只有康熙“万世师表”、乾隆“时中立极”和“化成悠久”是在曲阜孔庙所题,其它都是题字赐匾。曲阜孔庙大成殿还缺了道光题的“圣协时中”、同治题的“圣神天纵”和宣统题的“中和位育”三块匾。
大成殿内除了孔子本尊,还有一些配享的高人像。包括儒家先贤和孔子高徒,其中有朱熹这个非孔子之徒。大成殿是曲阜孔庙的享殿,其后还有一座寝殿。两座殿在同一个台基上,两侧是东西庑殿,围成一个庭院,就是所谓的殿庭。
看看后面的寝殿。
享殿后门有白石甬道直通寝殿,寝殿台基上也有一圈白石禅杖栏杆。
寝殿规模肯定要比前面的小,面阔五间进深二间,外有一圈檐廊。上面也是黄色琉璃瓦斗拱抬梁重檐歇山顶,戗脊上是八只脊兽,不知为什么是偶数的?檐柱是一圈八角石柱,前面没有蟠龙柱了。看看寝殿的六抹格扇门。
殿内屋顶是贴金彩绘团凤平棋天花,没有藻井。可以看出贴金彩绘的新旧不同,那旧的是清代的。
看看神龛。
看看神龛上面的镂空木刻彩绘垂花门楼,还有其上的贴金木刻龙凤毗卢帽,相当华丽。
祭案上是仿真五供和一对高烛。神龛里面只有一位神主牌位,上面写着“至圣先师夫人神位”孔子少时未及成冠即先成亲,娶了老家宋国女子亓官氏,亓念齐,亓官是复姓。
按古代祠堂之制,前面享殿中,神龛上的孔子像是常年坐在那里的。而孔子的神主牌位平时应该是在这座寝殿神龛里,寝殿里的这不叫神龛,而是叫祭室。就是说,寝殿祭室里平时是有两座牌位,孔子在左,夫人在右。一年四次大祭时,或者皇上亲祭时,要先把孔子牌位端到前面享殿宝座,叫做迎神。受拜享祀后,牌位还要端回寝殿,叫做送神。按周礼,祭祀时,孔子和夫人应该是一同享祀的。现在,中国封建制度已经灭亡一百年了,这些封建礼制也就废除了。孔子牌位常年坐在享殿,其夫人牌位常年坐在寝殿,他们两人做不了自己的主,只能任由后人给分居了。
过了寝殿就算是出了正殿庭院了,但这曲阜孔庙中路建筑还没有到头。后面还有一进院子,里面有青砖月台甬道通往一座殿堂。
这是叫圣迹殿,它没有前面享殿、寝殿那等华丽,只是一座看去很朴素的大殿。圣迹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,上面是绿色琉璃瓦斗拱抬梁单檐歇山顶,梁枋上是贴金双龙和玺彩绘。你别看它貌似朴素,其实等级不低。
殿内是一面碑墙,上面镶有不少石刻。
西方《圣经》中有很多宣传基督神迹的故事,最神奇的当然要数基督复活。中国的大乘佛教也有这样宣扬佛祖的故事,叫做本生经,里面有佛祖成道前的五百多个故事。还有精简的佛生八相成道图。
上面一幅“夹谷会齐”没拍全,它讲的是齐景公和鲁定公在夹谷会商两国结盟,孔子担任盟会相礼。中间一幅是“归田谢过”,这是说的夹谷会盟之后,齐景公将之前掳走的几处田地归还鲁国表示道歉。下面一幅是“礼坠三都”,这是说的鲁国三家贵族家臣势力日大,孔子为防这些家臣反叛,便建议鲁定公拆毁三家贵族城邑。此事未尽成,终致孔子与三家贵族不和,只好弃官流亡国外,走上了周游列国的惨途。
这面圣迹图刻石墙上还有几幅孔子画像石刻,有人像画最著名的唐代吴道子《先师孔子行教像》,还有六朝四大家之一的东晋顾恺之画《先圣画像》。殿内光线太差,这两幅画都没有图片。
圣迹殿就是曲阜孔庙中路最北端了,它的两边还有孔庙的必备设施。东侧是神庖,西侧是神厨。看看东路的神庖吧,这也是一个小院。
里面有五间灰瓦硬山顶的北房,灰瓦硬山顶的东西厢房也各有五间。
过去说庖厨是宰杀为庖、烹饪为厨。祭孔时要用到牛羊猪三牲,我估计他们是从市上买来三牲,运进神庖后解开,就是切开。三个首级肯定要取下来,然后把猪切成大块的肉。这些准备好之后,就运到西路的神厨去,神厨在圣迹殿西边。这些肉都要在神厨煮熟,三个首级假装叫太牢,那些大块的肉就叫福胙。严格地说,皇上来曲阜孔庙亲祭时才能用到太牢。太牢第一条是专门养了做祭品的,不是市上买来的;第二条是整只的,不能仅有首级。所以,如果真地用太牢祭孔,那福胙肯定要另备。
现在表演祭孔大典的牛羊猪可能都不用整只的了,只用首级。曲阜孔庙神庖早已不用,现在这里展览一些大石头。
这个大石头的名称是“阙”,最早是王侯宫门前的石柱,一边一座。至汉代时,官宅前也可立阙。曲阜孔庙在汉代时期可能是门前有阙的,这里展出的就是在孔庙中发现的汉代石阙。汉代时期,这里的孔庙规模应该很小,可能仍然局限于孔子宅居中。汉高祖刘邦过孔庙,曾以太牢祭孔子。当时孔庙地点称作阙里,那就是说庙前是有石阙的。这里展出的据称是汉阙,是不是刘邦当年经过的庙前或街口石阙就不知道了。
曲阜孔庙除了中路这些主要建筑,还有左右两路建筑。前面在大成门两侧见到有左右旁门,旁门侧旁即有左右两路庭院的院门。看看西侧右路院门,启圣门。
这座大门规格也不低,三间三启的王府大门,灰瓦绿琉璃剪边斗拱抬梁单檐悬山顶,前出三路青石垂带踏垛。你看它门扇上的门钉,七行七列,仅低于大成门的七行九列。
启圣门前立着“游人止步”的牌子,里面肯定是做了办公室了。可以看见第一进院的正殿,那是叫金丝堂。传说西汉景帝刘启封四子刘余鲁恭王,鲁恭王在曲阜扩建王府,拆除孔子旧宅时,闻天上有金石丝竹之乐声,便在孔府旧宅老墙中发现《论语》、《尚书》、《礼》等儒家典籍,这是孔子后人为避秦皇焚书而藏匿,因建此堂以志纪念。此堂原在东路,明宣德年间移建西路此处。
既然西路不开放,那去东路看看吧。东路和启圣门对应的院门是承圣门。
承圣门和西路启圣门形制一样,孔庙设三路建筑始于北宋时期,但现在看见的东西路建筑都是清雍正年间重建的。
承圣门进去一进院正殿是诗礼堂。
诗礼堂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敞厅,上面屋顶是绿色琉璃瓦带聚锦,斗拱抬梁单檐悬山顶,梁枋贴金双龙和玺彩绘。
诗礼堂最初是宋真宗赵恒谒孔庙时的休息处,随后做了孔氏后人祭孔时的斋房,领祭者大祭之前在此斋戒三天。明弘治年间改建成现在这样,称作诗礼堂,清雍正时期有修葺。诗礼堂意为纪念孔子教子读《诗》《礼》,他这个独子叫孔鲤。据说孔子六十四代孙、作有《桃花扇》的清初著名戏剧家孔尚任曾在此为康熙帝讲经书,颇得康熙称赞,调其赴京做国子监博士,坐堂讲经。乾隆最崇拜康熙爷爷,他也来此游过,并题匾挂上了后檐枋。
这里是孔子故宅遗址,诗礼堂后面有一座墙,他们说这是孔子家的墙,就是曾经挖出藏书的那面墙。墙前面立了一座“鲁壁”碑。
其实这堵墙是假的,并非原物,是明代所建,如今看见的是清代砖瓦。鲁壁前面还有一口井,传说那是孔子家故井,上面盖着盖儿,不知里面还有水否?井边立着一块御碑,上面刻着乾隆帝的《故井赞》。
“疏食饮水,曲肱乐之,既清且渫,汲绳到兹,我取一勺,以饮以思,呜呼宣圣,实我之师”这是乾隆取意《论语》中“子曰: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”
过了鲁壁、故井,即是东路二进院。二进院里有一座非常重要的大殿。
大殿下有三尺高青砖台基,前有开放月台。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,前面有檐廊。廊下六根八角石柱,明间两根是石刻蟠龙大柱。上面是绿色琉璃瓦斗拱抬梁单檐庑殿顶,这是曲阜孔庙中唯一的庑殿顶,规格仅低于大成殿和寝殿的重檐歇山顶。垂脊上有七只脊兽,前面的仙人不是骑着凤,而是独立脊端。檐下是单翘三重昂九踩斗栱,梁枋贴金双龙和玺彩绘。看这建筑形式,应该是明代所建,估计是弘治年间大规模重建时作品。这座殿和中路的大成殿平齐。
上面图中站着琉璃仙人的是这座大殿的垂脊,那边高高的是大成殿歇山顶山花。
大殿明间挂“崇圣祠”门匾。这是清代某人所题,明初这里是金丝堂。金丝堂迁西路后,在此建起了这座崇圣祠。进去殿内看看。
殿内屋顶彻上明造,彩绘梁枋。看看神龛。
现在殿内的神位排列是清雍正时期确定的。正中是孔子五世祖肇圣王木金父,就是前面所说迁徙至鲁国的孔家首代。左手第一昭位是高祖裕圣王祈父,右手第一穆位是曾祖诒圣王防叔,左手第二昭位是祖父昌圣王伯夏,右手第二穆位是启圣王叔梁纥。孔子这些先祖的谥号都是雍正元年追封。
按照周礼,应只祀四代祖,就是父、祖、曾祖和高祖。雍正却一直追封到五世祖,就是天祖,并且都在崇圣祠设神位祭祀。皇家宗庙也仅祭四祖,叫四祖祠,比如明清太庙祧殿。崇圣祠内两边东西山墙下还有一些从祀的神位,有孔子儿子孔鲤、颜回之父、曾参之父、孟子之父、周敦颐之父、程颢程颐之父、南宋张载之父、南宋蔡沈之父和朱熹之父,这些人的儿子们都是在大成殿庑殿从祀。过去说“光宗耀祖”是有道理的,这帮子儒家先贤们就不仅自己从祀孔庙,还把老父的牌位带进了祭祀孔子先祖的崇圣祠。
崇圣祠后还有一进院,就是曲阜孔庙东路的三进院。
看看院内正殿。
正殿下面有二尺高青砖台基,前面也有一座开放月台。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,前面有檐廊,红漆廊柱。上面是抬梁结构,不施斗拱,绿色琉璃瓦单檐硬山顶。垂脊上仙人骑凤后面有四只脊兽,檐下梁枋贴金双龙和玺彩绘。这是清代建筑,应是雍正年间所建。
这座殿堂是孔子家庙,那就是祭祀孔子之下各代先人的祠堂呗。进去看看。
明间神龛里是孔子神主牌位,上面写着“始祖至圣孔子暨夫人神位”殿内还祭祀的有孔子嫡子孔鲤、嫡孙孔伋和四十三代孙孔仁玉的牌位。孔鲤少亡,孔伋有为。孔伋即是子思,师从孔子高徒曾参。子思门人授学于孟子,形成思孟学派。子思是孔子到孟子儒家学说传承的重要人物,所以进家庙享祭。孔仁玉是孔氏家族历史上由衰转盛的重要人物,后人称其“中兴祖”你看,这座家庙实在是香火不旺,子思往下断了四十代;孔仁玉往下更是无人进庙享祀了。
据说当年乾隆来曲阜谒孔时,曾送三十个字给孔氏做排行,有兴毓传继广,昭宪庆繁祥,令德维垂佑,钦绍念显扬.现在孔氏后裔应该已经传到“令”字辈了,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;打乒乓球的孔令辉。这些都不是孔子嫡孙,只是旁支。孔子的嫡孙已经传到八十代“佑”字,叫做孔佑仁。
儒家初时不过是春秋诸子百家之一,其与另九十九家之大不同在于“礼”,就是《论语》中的“子曰: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”汉高祖拿下天下,便就借用儒家的“礼治”,建立贵贱尊卑之制,令天下严守君臣父子之礼,立即抬出孔子做标杆。后朝后代历届皇帝都不约而同地跟着刘邦,用儒家那套“礼”助己统治。儒家后人更是变本加厉,到程朱之流已经把中国社会的封建礼制做到了极致。
孔庙是中国儒释道中儒教的庙堂,曲阜孔庙就是祖庭。孔庙和佛寺道观不同,寺观都是越多越好,每地都有不止一处,都是靠老太太布施过活。孔庙是每处仅有一座的,而且是国营的,孔庙是和官学在一起的。
曲阜孔庙是全国规模最大、等级最高的孔子庙。有人拿它和故宫相比,这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,根本不能相比,怎么能拿皇宫和死人庙堂相比?如果要和皇家建筑相比,那应该是北京太庙和历代帝王庙。曲阜孔庙规格仅次于太庙,比历代帝王庙更高。
在各地看了不同的孔庙之后,来曲阜看看孔庙祖庭,方可见祖庭之顶级华丽。
看完孔庙,还应该看看其东墙外的孔府,且见下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