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览现场上海各大公园的门票九曲十八弯的苏州河上有许多座桥。摄影师徐昕将镜头对准这些看似普通的桥。这里的桥不像外白渡桥那样设计感强烈,对两岸居民却有特殊的意义。桥是周边居民去上班,前往市区的必经之路,也划分了老上海心目中的“上只角”和“下只角”
苏州河浙江北路桥到乍浦路桥一带是徐昕常年拍摄的地方。这是他外婆家所在地,也是徐昕小时候的活动范围。用黑白胶卷记录苏州河历史的老摄影师陆元敏启发了徐昕,他也开始用自己的镜头写下苏州河的故事。
摄影师徐昕拍摄了苏州河上各种各样的桥。
作家btr则对西康路桥旁的“大自鸣钟电子市场”印象深刻,他曾去那里淘DVD。西康路桥仿佛划分了时差,让人在一条路上看到不同时代的痕迹,“西康路余姚路一带是住宅区,有很多外国人和年轻人出入,一幅中产阶级生活的画面,而走到西康路桥这边,多多少少就有些破落清冷,但这感觉还挺自然的。”路边的椅子是小南门的标志上海的商业街全国著名。从辉煌至今的南京路到后来居上的陆家嘴,“千面商业街”风格各不相同。
摄影爱好者陈国光的故事则跟随着陆家嘴。1956年,6岁的陈国光从福建来到上海,住在东昌电影院旁的招远小区。那时陆家嘴有大片农田和工地,上海人嘴边的口头禅是“宁要浦西一张床,不要浦东一套房”在陈国光心里,陆家嘴跟上海毫无关系,他会越过黄浦江看对面的外滩,觉得那才是真正的上海。没想到自己年纪大了,陆家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自己居住的地方,也成了上海的地标。
展览中,与你我一样的平凡人在“讲述”着自己的生活和故事,他们的故事贯穿始终。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。新老上海人的一段段过往,勾画出繁华上海背后的真实轮廓,百味交集、热气腾腾。
他们有风雨无阻隔天轮渡过江为90岁老丈母娘做饭的老人;有年近百岁的父母还能搓麻将、为儿子烧饭的幸运儿,把卖酱菜坚持到底的土特产商店员工,还有每天去四川北路醇欣食品淘临期食品的爷叔阿姨;每年大年初一早上五点去湖心亭茶室喝一杯元宝茶的爷叔;每一个扛过艰苦排队的爷叔,都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,光明邨的糟鸡爪小黄鱼,就是比家门口熟食店的好吃。
“希望通过这个展呼吁市民能够永葆对这座城市的一份好奇心。”陆寅兰在策展过程中,也增进了对上海的了解。之前她从未去过普陀区的苏州河段,也不知道在那些老城厢的角落里,曾经发生过那么多的故事。真正用脚步丈量过这座城市,用相机打量过这座城市,一切都不一样了。
“所以无论你是什么年龄,都可以去走出自己生活两点一线的半径,去看看上海的魅力。”陆寅兰认为,如果观众看过展览,能够对在上海生活、游玩有更深的或者全新的视角,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。
本次展览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、《上海市民生活指南》和上海收藏协会联合主办,将举办至3月13日。
魔都新春漫游指南——第十七届海上年俗风情展在市群艺馆开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