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,烟台,招远。
一起来看招远前2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的4大最美古村落,你去过几个?
1辛庄镇高家庄子村高家庄子村的格局奠定于明末清初,清中后期村落开始大规模建设,后逐渐演变发展成以南北大街及其旁侧的关帝庙、徐氏家庙为核心的方形城池、鱼骨状街巷格局。纵横交错的大小街巷构成了颇似“进寶”二字的格局。
高家庄子村街巷古朴。由南北大街和四条东西向大街胡同组成,传统街巷风貌十分完整,两侧屋宇黛瓦屋顶鳞次栉比、青砖白石墙体整齐统一。
高家庄子村传统民居多为胶东传统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硬山式建筑,有少数或并联或串联的二进、三进院落。院落一般由正房、倒座、厢房组成,正房和倒座一般三开间或五开间,倒座一般于巽位设屋宇式大门,大门正对厢房山墙设照壁。
高家庄子村传统民居大门门簪高家庄子村的节庆活动非常丰富,包括扭秧歌、踩高跷、跑旱船、演小戏等。每年农历正月到二月踩高跷的演员都会串村演出。秋收结束,村里会组织百余名青年排练高跷,主要剧目有《西游记》《灯宫》《金钱豹》等10余种。
此外,高家庄子村在民国时期曾设说书场,讲述《大八义》《小八义》《响马传》等,广受欢迎。如今,村落南北街仍有很多民间说书人,乐此不疲地讲述着传统民间故事,深受人们喜爱。
2辛庄镇大涝洼村烟台市招远市辛庄镇大涝洼村,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。
“大涝洼”顾名思义为多水之地,明洪武年间,李安、李厚兄弟二人由四川成都府金棠县迁此定居,因处于诸流河下游易涝洼地,故名“涝洼”,后改称大涝洼。而今日大涝洼已不见河流踪迹,取而代之的是错落的良田和排列整齐的村舍。
大涝洼建村于明代,现在村子的整体布局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,由三条大街和十条长短不一的胡同相互交错,构筑起村子的整体框架。这里既有古民居大院,也有祠堂等公共建筑和风景名胜;是登莱滨海古官道上商业村落和家族村落合二为一的典范。
从这个村子里走出了多位胶东帮商人,享誉大江南北的“恒昌油坊”、“万福居”大饭店、“同兴楼”等名店,就是出自这个村子。富起来的经商大户们带回京都名匠参与老家建设,使村里形成一个京式与本地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三合院、四合院式的民居群。
3辛庄镇孟格庄村烟台市招远市辛庄镇孟格庄村,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。
孟格庄村保持原有风貌的村居有70栋,成方连片,街巷纵横,颇具规模。村内传统民居主要是“大书铺”和“二书铺”的住宅,大书铺住宅主要集中在村东北,二书铺在东南,风格一致,两片故居由三条南北长街和六条东西短街相交连接,均为仿北京四合院式的住宅,共120余间。
孟格庄村以刘重先在洋灰胡同修建的客屋最值得一看。此屋大门朝东,建筑风格中西合璧,青鱼鳞瓦、门窗彩色玻璃、花岗岩石顶拱、青砖雕刻、彩釉瓷砖等等。是典型的近现代中西风格建筑,至今虽已经历逾百年的风雨,保存还是较为完好。
4张星镇徐家村徐家村是目前胶东地区规模最大、保存最为完整、各类型历史建筑最为齐全的古村落之一,保留有清末明初的民居79栋,其中以徐天华四合院为典范,是京式风格、东北风格与胶东风格的完美组合。
在四合院临街南墙石壁上,用正楷书写的“乙丙丁”三个字清晰可见,据说是因其四合院堪称“甲”,寓意富甲一方。这里建房时没用一捧土,全部用大青砖、方青花石、水泥和石灰灌浆而成,每块青花石都精雕细琢,每块青花石每寸宽必须有七道錾渠沟,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