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门县横渡镇,村庄前溪后水,西部山崖有清泉飞瀑,奇山异石,风光旖旎,至今仍保持着田园牧歌式的原生态风情。
岩下古村整个村落以明清古建筑为主,至今仍保存200余间,传统四合院落式的古民居建筑,并以青石板和卵石铺地,踩在这岁月轮回里打磨光滑的鹅卵石路。
位于台州市三门县横渡镇,形状就像是一个鸭梨,由一条小路蜿蜒而入,村东的东坑山,形似一座帷屏,故名东屏。它是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中国画里的村庄。
东屏很美,青山簇拥,绿水缭绕,曲巷纵横,古宅幽深,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地方;东屏名声不小,被称之为“远离喧嚣的山水画廊”,游客心中的世外桃源。
掩藏在群山的东屏,与世隔绝般的安宁,山上的树木的年轮增了一轮又一轮,村外的大海潮起潮落带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?可东屏始终安安稳稳的在那!你来或不来,东屏都静默不语!
三门县沙柳镇沙柳村,龚家宅院最为出名。始建于清光绪二年,宅院建筑为四合院结构,东北西三面,系造尺八尺回廊。天井与台阶均系精做石板铺设。
廊上柱头桁木,背弓升斗,立体造型,有机接叠.院子北面左右两侧有花坛,坛上石栏,龙凤花卉,浮雕精湛。
东西两厢房门窗为大小拷藤,立体图案.大门上四角飞檐亭子,婷婷玉立,堆作灵巧,图像清晰,宅与东西两厢房马头孱相应配合,外观气宇轩昂.综观合院,风貌典雅,古朴美观。
桥头偏居横渡一隅,在众多的村庄里,她很容易被忽略,但当你走近她,她那别致的江南民居风格,浓郁的田园气息,或许会让你找回似曾相识的乡土记忆。
桥头村是横渡镇保存较好的古村之一,村内古树参天,石径纵横。在这座拥有七八百年历史的桥边,矗立着两棵银杏和一棵朴树。以古桥为中心,村间石子小路向村中其他地方发散而出。
有一天,你到了桥头,在古樟下体验秦棋,在田园里享受自然,在幽径中寻找回忆,桥头温暖的阳光穿梭于微隙的气息,让你停下烦忙的脚步,沉淀心灵,随心所欲舒倘,漫长。
沿着进村的溪边公路向前,可以看到一座拱形小桥,横跨在流水潺潺的小溪上,溪的另一边紧依着一条弯弯的小路。小路的尽头,一座古宅静静地坐落在村口,青堂瓦舍,庭院深深,似乎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在此留下几许痕迹。
据当地《祁氏宗谱》记载:宋朝,祝、施、罗、祁四姓从福建迁居于此。唯独祁姓兴旺,故村名祁家。时至今日,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,如祁家祠堂、王家祠堂、祁家庵、王家庵等古建筑。清光绪二年重修的祁家祠堂内,悬挂清光绪翰林章一山的“要观结场”金字匾。
走进村子,随处可见青石铺地的巷道,纵横连接的飞檐走脊,错落有致的照壁、门巷、祠堂、庙宇,散发着古朴典雅的风韵,让人追忆那早已逝去的繁华和荣耀。
俞氏家庙始建于明弘治元年。它坐西朝东,面朝娄坑溪,背倚贵人山,三面皆为民居簇拥,总占地面积554平方米。俞氏家庙为传统木结构四合院式,沿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为门厅、戏台、天井、正厅等建筑。门厅与正殿两侧分设两层厢房。洁白的粉墙,黝黑的青瓦,鳞次栉比的兽脊飞檐和翘角,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前五檐后四檐的九檐马头墙,气势恢宏,极为罕见。
黄泥洞村距三门县城约20公里。古村坐落于蛇蟠岛大蛇山南麓的山坳里,村前有着清亮的水塘与成片的农田,远处则是广阔的滩涂和浩瀚的海洋。
酱红石墙、黛青弧瓦,看似随意铺叠,细观之下,无一处不藏着祖辈们独特的垒砌手法。树荫下的石屋透着一股古朴凝重,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朴素美好。
漫步古村,错落的石屋古韵犹存,屋前的石凳似邀人落座,石板铺就的羊肠小道,不知又延伸到哪里……古村如画,石屋有魂。村里的老人回忆说,当时岛上开采的石材远销各地,村里过半村民依靠石材开采、买卖等谋生,黄泥洞村也因采石而声名鹊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