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,转能源优势为发展优势,走上绿色发展的快车道。
这里,构架“休闲+度假+研学+体育+国学+露营”等为一体的丰富小镇集群,打造康养胜地。
这里,就是千年古县·如画沁水。
山西晚报:沁水为何被称为“千年古县”?
山西晚报:“如画沁水”的美誉又是因何而来?
山西晚报:可以具体讲讲吗?
霍鹏:首先是能源之城。沁水地处亚洲最大的沁水煤田腹地,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,煤层气探明储量占全国的43%。近年来,我们积极创新思路、开拓进取,力争把能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百余家能源企业整合资源、创新技术,走绿色发展之路,带动县域GDP连续3年在全省县中位居前十,也是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,荣获美丽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、中国绿色发展百强县。
第二张名片是生态之城。天之蓝、地之绿、水之碧,这是沁水给人的第一印象。这里素有“一城山水半城园”的美誉,有林地面积269.7万亩,森林覆盖率48.6%,蜜源面积约200万亩,是中国“蜜蜂之乡”,空气质量位于全省前列。沁水拥有很多令人惊艳的生态自然风景区,包括:黄河流域沁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——张峰水库、华北地区最后一块原始森林——历山、“国家森林康养基地、北方最大观光牧场——示范牧场等。
沁水古称端氏。夏为帝都畿内,属冀州。
隋开皇三年属泽州,隋大业三年,泽州改称长平郡,改永宁县为沁水县,和端氏同隶长平郡。
元至元三年,端氏县并入沁水县,属泽州司侯司,隶中书省晋宁路。
明代属泽州直隶州,隶山西布政使司,清代属泽州府,民国三年改属冀宁道。
1946年5月沁南县改名为沁水县。1947年7月士敏、沁水两县合并,恢复原沁水县建制。1949年4月山西全境解放,沁水县改属翼城临时专署。
新中国成立后,沁水县先后隶属于晋东南地区。
1958年10月,沁水县并入阳城县,沁水县城改为沁水城关镇。
1959年10月与阳城分治,恢复沁水县建制。
1985年5月,晋东南地区撤销,沁水县直隶于晋城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