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河在山西境内奔腾近千公里,大大小小的古渡口散布其间。风陵渡、大禹渡、碛口、西口……这些在历史上曾经繁华一时的古渡口,随着铁路、公路的完善,渐渐退出历史舞台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,黄河古渡口正迎来新生。
两岸披绿装碧水润良田偏关,滔滔黄河和巍巍长城在此“牵手”黄河入晋后的第一个古渡口——老牛湾古渡便在这里。站在渡口处,只见两岸层林尽染,一派生机。
谁能想到,曾几何时,这里却是一片“荒边无树鸟无窝”“眼前无处不飞沙”的景象。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偏关,曾经沟壑纵横,风沙肆虐。据当地百姓回忆,风沙遮天蔽日,有时白天在家都得点灯。
这是黄河两岸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一个缩影。十年来,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,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每年造林400万亩以上,森林覆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,山西黄河流域正从生态脆弱区变为重要生态屏障。
大禹渡,因大禹治水的传说而得名。长期以来,当地人却过着“吃水比油难、干旱使人愁”的生活。上世纪70年代,芮城人民发扬大禹治水精神,建起了一座国家级大型电灌站——大禹渡扬水工程,28万余亩旱地因此受益。
“黄河水来之不易,要精打细算用好。”大禹渡扬水工程服务中心主任董曾武说,经过十年坚持不懈实施节水改造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,大禹渡灌区灌溉面积已经扩大到54.6多万亩,增长接近一倍,灌区已有约10万亩农田使用了节水喷灌设备,走上了一条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道路。
“用上节水喷灌设备后,这一千多亩地,能节省60%的水,不仅成本下降了,产量也提高了,小麦和玉米每亩能增产200多斤。”当地种粮大户胡天妮兴奋地说。
量水而行、节水优先。古渡周围,享受着黄河水滋养的人们早已不再一味索取,而是更加珍惜来自母亲河的馈赠。
“鲤鱼跃龙门”椒香飘千里蜿蜒的黄河流至河津市龙门渡后,水面陡然开阔,“鲤鱼跃龙门”的美好传说便从这里传遍华夏。生活在渡口附近龙门村的人们,正将传说变成现实。
今年73岁的龙门村村民侯青叶还记得,过去家里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,为了填饱肚子,夫妻俩在渡口河滩里卸煤,辛苦一天也只能挣1.5元。
上世纪80年代,龙门村开始发展工业。与不少资源型地区一样,他们最初选择的也是焦化、水泥等传统产业,经营比较粗放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,山西坚决遏制“两高”项目盲目发展,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、含新量、含绿量。越来越多年轻人带着新想法、新技术回到龙门村,推动产业不断升级。
37岁的原高升毕业于南开大学计算机专业。在他的参与下,村里建起了一个全自动操作和超低排放的焦化项目。绿色、智能成为龙门村未来发展方向。目前,龙门村已形成煤焦化、精细炭黑、旅游、房地产等七大支柱产业,村集体资产达32亿元,村民年人均收入3.7万元。
“两个儿子都在村办厂子里上班,除了固定工资外,一家人每人每年还能领到分红。”侯青叶说。不仅如此,村民们还享受医疗、教育、养老等福利,今年全村整体搬迁到新建的高标准带电梯的住宅楼,日子越过越有奔头。
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,山西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,推进红枣、核桃、花椒、柿子、仁用杏等经济林基地建设,着力促进黄河流域绿富同兴。
漫步在芮城风陵渡口,这里的花椒林一片连着一片,花椒树成了当地的“致富树”
“今年收成不错!这些花椒,个大肉厚、色泽鲜艳,品相很好!”76岁的风陵渡镇古伦村村民耿福田家20多亩花椒喜获丰收,他乐得合不拢嘴。
古伦村原是个贫困村,也是远近闻名的“光棍村”随着脱贫攻坚号角吹响,人们依托在当地有着悠久种植历史的花椒发展产业,娶了媳妇、盖了新房。如今,古伦村花椒种植面积近4000亩,村民人均收入达9000元左右。
目前芮城县花椒种植规模达12.5万亩,年产干椒6750余吨。不仅如此,当地还不断改良品种,延伸产业链,生产的花椒油、花椒芽菜、花椒蜂蜜、花椒酱等远销省外。花椒产业已成为芮城县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。
对生活在风陵渡口的人们来说,花椒独有的香味正是幸福生活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