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秋的清晨,乘一艘快艇,沿着东荆河顺流而下,耳畔是秋风轻抚芦苇荡的沙沙声,目之所及阳光洒落点点斑斓。
“春看草原夏看海,秋赏芦花冬观鸟,眼下正是看芦苇的绝佳时节。”沙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负责人代兵华指着眼前万亩野生芦苇林说,沙湖湿地占地总面积1939公顷,湿地率达95.4%,是长江支流东荆河汇入长江前形成的自然湿地,目前一直处于原生状态,风光独有。
被誉为“仙桃之肾”的沙湖湿地,东接长江,西连汉水,东荆河贯穿全境并与长江口直接相通,是一处集草本沼泽、河流、湖泊和人工湿地于一体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,发挥着维护长江水生态安全,调蓄长江洪水等重要生态功能。2007年经湖北省林业局批准,沙湖湿地被评定为省级湿地公园;2017年经国家专家组实地验收,被正式评为国家湿地公园。
“为了管理好、保护好这块净土,我们内设了湿地保护办公室、科普宣教办公室、旅游开发办公室、综合办公室等机构,共同开展沙湖湿地的保护管理工作。”沙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综合办公室主任胡中坦介绍,为了时刻掌握湿地的情况,及时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工作、调整巡护方案,湿地公园内建有“天空地一体化”监测网络。
停船靠岸,踏上木桥沿着芦苇丛走上百米,一栋二层小楼出现在眼前。“这里是环境监测站,主要用于湿地公园的水环境监测和鸟类活动观测。”代兵华介绍,“除了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,环保部门在这里还设有自动水质监测点,取水设备自动抽水,将测试结果实时发回。”代兵华介绍,今年3月,沙湖国家湿地正式申报国际重要湿地,按照国家湿地公园“全面保护、科学修复、合理利用、持续发展”的整体原则,目前正项目化推进湿地生态保护与公园建设,将把沙湖湿地打造成集湿地科研、宣传教育、生态观光旅游、蓄水调洪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性生态湿地公园。